碳化硅陶瓷高溫力學性能優良、抗氧化性能強、耐磨損性能好、熱穩定性能佳、導熱率大,在石油、化工、汽車、礦業等領域都有較為廣泛的應用。關于碳化硅陶瓷的制備方法,小編給大家總結了超細碳化硅粉體和碳化硅陶瓷的制備方法!
1、超細碳化硅粉體的制備方法:
近年來,在高新技術領域發展起來的超細碳化硅粉體制備的方法,主要歸為三種:固相法、液相法和氣相法。
固相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碳熱還原法、Si與C直接反應法(包括高溫自蔓延合成法和機械合金化法)。
液相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溶膠—凝膠法、聚合物熱分解法和溶劑熱法。
氣相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氣相反應沉積法(CVD)、等離子體法、激光誘導氣相法。
2、碳化硅陶瓷的制備方法:
碳化硅是一種典型的共價鍵結合的穩定化合物,加上其擴散系數低,很難用常規的燒結方法來實現致密化,必須通過添加一些燒結助劑來降低表面能或增加外界壓力來達到燒結。
a、反應燒結碳化硅陶瓷,這種方法是以α-SiC和C為原料,加入適量的粘結劑進行成型和千燥處理,然后放入含有Si的埋料中。當坯體在爐內受熱超過1400℃時,坯體周圍的Si熔融,或以液態,或以氣態透入到坯體的毛細管中,同坯體中的C反應生成SiC。產生的SiC逐漸填充坯體中的孔隙,并把原有的α-SiC連結起來,最后達到制品的致密化,并獲得強度。
b、熱壓燒結碳化硅陶瓷,熱壓燒結即在燒結過程中施加一定的壓力,壓力的存在使原子擴散速率增大,燒結驅動力增加,從而加快燒結過程。然而,在高壓條件下,燒結體中會出現垂直于壓力方向定向生長的晶粒,為避免這種現象,可以選用熱等靜壓燒結的方法。
c、無壓燒結碳化硅陶瓷,無壓燒結被認為是SiC燒結最有前途的燒結方法,通過無壓燒結工藝可以制備出復雜形狀和大尺寸的SiC部件。根據燒結機理的不同,無壓燒結又可分為固相燒結和液相燒結。
碳化硅陶瓷的應用:
1、碳化硅陶瓷球,精密球是圓度儀、陀螺、軸承和精密測量中的重要元件,并常作為精密測量的基準,在精密設備和精密加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精密球目前主要采用金屬材料,但存在耐磨損性能較差、受溫度影響變形較大等問題。而陶瓷球以其重量輕、硬度高、耐磨損、耐高溫、耐腐蝕、熱膨脹系數小等優點,已廣泛地應用于精密軸承等零部件中。
2、碳化硅磨料磨具,碳化硅的硬度很大,可制備成各種磨削用的砂輪、砂紙和磨料,主要用于機械加工行業。碳化硅的莫氏硬度為9.2~9.6,僅次于金剛石和碳化硼,是一種常用的磨料。
3、碳化硅基復合材料,由于陶瓷材料固有脆性,限制了其在宇航等高技術領域的應用,因此對碳化硅材料的增韌研究非常重視;采用碳化硅編織體增韌,不僅可提高陶瓷材料的韌性,而且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材料的強度和模量。碳化硅基復合材料以其高韌性、高強度和優異的抗氧化性能等在宇航領域的高溫熱結構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以上是對碳化硅陶瓷的3種制備方法及應用的介紹,需要注意的是,純碳化硅為無色,但工業生產的碳化硅由于其中存在一些雜質,例如游離的碳、鐵、硅等,往往呈現出黃、黑、墨綠、淺綠等不同色澤,比較常見的是黑色和淺綠色。